星空体育官方网站 君士坦丁大帝(1)
君士坦丁政治生涯中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是他正式皈依基督教。

圣索菲亚大教堂里,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两位皇帝,分别位于右侧和左侧,推行宗教包容措施,支持基督教发展
君士坦丁在与对手的较量中取胜,宗教策略发挥了关键作用。君士坦丁的父亲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在其管辖的疆域里(包括高卢、西班牙、不列颠),对基督教始终秉持包容之心。君士坦丁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部队里,有很多是基督教的信徒。君士坦丁被军队拥立为帝王之后,立刻投身于一系列局势艰险、关系盘根错节的内战之中。那个时代,君士坦丁的宗教方针表现出显著的矛盾特质,一方面依旧保障罗马传统信仰的优势星空·综合体育官网入口,另一方面又大力推行信仰自由的方针。这位能够顺应时势的君主当时虽然还不是基督徒,却已经显现出对新信仰的坚定支持。他早在313年就与占据东方行省的李锡尼在米兰碰面,双方商定了一项联合的宗教方针,随后不久颁布的官方文件里记录了这项条款,人们通常将这份文件称作“米兰敕令”。这份米兰敕令的核心条款包括:
在他成为基督徒之前,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东部的影响力一直比西部要大,君士坦丁是在东方行省的游历中开始认识基督教的。
确认基督徒与其他非信徒一样享有平等的宗教自由,将他们被收走的教堂和教会资产归还,取消神职人员个人的国家劳役责任,明确主教可以审理教会相关案件。
皇帝的命令并未将基督教定为国家的正式信仰,不过该命令对基督教表现出理解和包容,这明显体现了君士坦丁的信仰观念。
官方文件确立了若干对基督教有利的立场,敕令准许民众自主决定宗教信仰,并责令返还受迫害期间被没收的教会资产。
“米兰公告”表明罗马帝国首脑对基督教看法出现重大转变,并且确认了该宗教的合法性。这项政策由君士坦丁与李锡尼联手拟定。在君士坦丁治理的西部疆域,基督徒已获得庇护,实际上已具备合法身份。这个命令是将西部基督徒的待遇推广到东部基督徒,实际上就是把君士坦丁的宗教措施扩展到东部地区,表明君士坦丁对基督徒的庇护范围从西部逐渐扩大到东部。同时,这也反映出在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的政治体制下,西部皇帝君士坦丁的权力正在超越东部。
在那之后,他又授予基督教团体诸多特殊待遇:313年,君士坦丁写给部分地方长官的信函中,指示他们在各自管辖范围内维护基督教信仰。317年之后,他将钱币上所有异教神祇的图像逐一清除,直至323年,货币仅保留了一些与宗教无关的标记。319年,君士坦丁敕令非洲地区的行政官员免除神职人员的税收,并且准许主教释放奴隶。三二一年,他准许教会接收民众遗赠的财产和物品,同一年下达了星期日禁止劳动的指令,同时要求城市居民在星期日不得进行常规工作,必须前往教堂参与宗教仪式,基督教由此迅速从曾经遭受压迫的信仰转变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信仰,这种信仰已经适应了罗马国家的秩序,并且乐于为皇帝的统治权威进行辩护。
三二四年,君士坦丁击败李锡尼,实现罗马帝国统一之后,更加支持基督教的发展,政府多数职位由基督徒出任,同时明确要求信仰其他宗教的官员不得参与神庙仪式,并且制止强迫基督徒参与异教祭祀活动,他不再维持宗教中立立场,不再隐藏自己的宗教偏好,着力宣扬基督教为正确信仰,而异教则属于谬误之途。他记录说,神圣的助力助他赢得战事,结束了那些歪理邪说者的残酷统治,他命令将所有从事强制劳作的基督徒释放出来,促使所有被驱逐的基督徒回到故土,把所有基督徒被夺走的财物归还给他们,无论是属于个人的,还是属于教会的,他激励主教们修缮那些损毁的礼拜场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兴建新的,他随后又颁布了更严格的命令,禁止向非基督教的神明进行供奉,不让他们占卜吉凶,也不允许塑造新的异教神祇。
然而,南斯拉夫拜占廷学研究者奥斯特洛戈尔斯基强调,君士坦丁一世“依然准许异教徒进行宗教仪式,并且有时亲自参与异教活动,尤其是对太阳神的特定崇拜仪式”。这表明,君士坦丁对于多神信仰总体上保持包容心态。借助这项措施星空体育平台官网入口,他向信仰多种神祇者表明了友好姿态,并且赢得了相当一部分反对迫害政策的信仰多种神祇者的拥护,从而有利于他加强自身权力、保持国家秩序的施政方针。
积极参预教会事务
君士坦丁同样热心于处理教会相关事务,全力支持教会构建统一体系。他明白一个整合的帝国需要匹配一个整合的教会,这种教会内部不允许存在教义差异。然而那个时期,关于各种教义和教会规章的激烈讨论时常出现。这些讨论是社会矛盾的表现,它们在教会内部展开,而教会本身是由多种群体组成的。基督教获得官方认可之后,其各个派别的领袖们便试图借助皇权的力量来处理彼此间的矛盾。自君士坦丁时期开始,教会的事务以及教义上的分歧就被当作国家层面的议题来对待。
君士坦丁于313年介入了涉及非洲多拉图斯教派正统地位的纷争。非洲基督教方面的重要人物向君士坦丁提起诉讼,恳请他判定凯基里亚努斯或多拉图斯谁应被视为正统的主教。君士坦丁将此案交由主教集会审理。该集会最初在罗马举行,随后迁往阿尔列。集会最终确认凯基里亚努斯拥有正统主教资格,并且君士坦丁对此予以认可。多拉图斯和他支持的人声称只有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基督徒,并且开始组建自己的宗教团体。随着时间推移,正统教会支持者与多拉图斯派系之间的争端逐渐演变成更为尖锐的社会冲突。
君士坦丁对教会事务影响最为深远之处,体现在他对阿里乌斯教派态度的拿捏上。早在公元二世纪末期以及三世纪上半叶,亚历山大里亚教会里的一些神职人员已经对既定教条表达了不同看法。其中,奥里根(约185-254)的影响力尤为突出。他借助柏拉图的理念论,试图将基督教教义与希腊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在他的宗教思想框架里,“逻各斯”具有核心作用;它被视为与上帝之子耶稣基督完全等同的概念。奥里根对基督教信仰根基进行的哲学性阐释,迅速在亚历山大里亚地区引起广泛关注。公元四世纪,有个以禁欲派著称的神职长老叫阿里乌斯,他提出了某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在圣父、圣子、圣灵这三者之间,唯有圣父才是亘古不变的。圣父先创造了圣子即道,随后道又创造了圣灵。由此可见,圣子无法和圣父等同,仅能算是圣父的类似物。这种说法是对基督教核心信仰的一种理性化阐释,从逻辑角度讲,是符合思维规范的。然而基督教教义作为神学理论,本应超出常人认知范畴(否则便无神秘色彩),所以它招致了为权贵阶层效劳的埃及主教们的非议。但阿里乌斯的观念却在亚历山大里亚平民百姓、工匠及船夫中广受欢迎。街道上、市集处以及各种公共场合,时常出现尖锐的论争,甚至演变成公开的对抗。论辩活动遍及埃及境内的诸多教会,亦在地域不同的众多教会中展开。彼时君士坦丁的介入,显然是应了教会内部人士的请求。
描绘325年尼西亚会议的图画,那一年,君士坦丁在尼西亚召集了整个罗马帝国基督教的主教们,他们商议了阿里乌斯所阐述的教义争议,与会的大多数人明确表示不赞同阿里乌斯的观点,认同圣子与圣父是相等的,会议因此确立了所有基督徒需要遵循的标准教义《尼西亚信条》,内容确认耶稣基督与圣父、圣灵是合一的,因此也是不朽的。当时的君士坦丁还是个异教徒,却担当了那次集会的主持者,并且同意了集会通过的各项决定,阿里乌斯被流放到伊利里库姆地区,他的一些追随者也被发配到了高卢那边。
但是,尼西亚的“全基督教大会”与其说是铲除了,不如说是确立了阿里乌斯派别。阿里乌斯在宫廷中拥有众多支持者,君士坦丁本人也对他颇为欣赏星空体育app下载入口,因为他不主张建立脱离国家控制的教会体系。所以,没过多久,阿里乌斯戏剧性地从流放地被召回,而他的主要对手亚历山大里亚主教阿诺那修斯却被驱逐了。阿里乌斯于336年离世后,他的信徒们依然享有宫廷的庇护。这场辩论持续了很长时间,在朝廷内部,有时是信奉尼西亚信条的一方占据优势,有时则是阿里乌斯派别的支持者强势。君士坦丁本人于337年病危之际,也是在阿里乌斯教派的宗教人士手中完成了受洗仪式。到381年,阿里乌斯的观点在另一次宗教集会上遭到再次否定,这时,以尼西亚教派(正统教派)为代表的阵营才获得了彻底的胜利,不过,阿里乌斯教派的观点却在日耳曼部落间继续流传。
君士坦丁的宗教方针,一直是为了夺取权力、稳定权力而制定的,并且获得了显著成效。他高明的地方在于:总能从政治和战略角度去审视和运用宗教。然而他将宗教与政治并置,给予基督教“国教”的资格,甚至让教会掌管司法权柄。这些举措对基督教的进步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促使其演变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信仰,然而在政治层面,它们既是促使他选择信仰的根本动因,也是造成欧洲中世纪长期遭受宗教专制影响的关键因素。
君士坦丁在宗教身份和政治角色上保持一致,他的治国目标与信仰追求并不冲突。他的宗教措施,并非完全源于精神追求,也不是完全为了权力考量,而是信仰理念与治国方针的完美融合。
 鲁ICP备18019460号-4
我要评论